欢迎访问 bbs.yangluan.net 
 欢迎访问杨鲁安文化艺术网(www.yangluan.net)
 

杨鲁安先生的收藏历程

  很多年前,就知道杨鲁安先生,但是只知道他是书法家,甲骨文、金文都写得很好,个性非常鲜明,无拘无束而又尽在法度之中,这似乎和他的性格完全吻合。杨鲁安先生还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文物收藏家。为什么说与众不同呢?首先是执著,他自己说一生对有文字的器物都感兴趣,受家庭和启蒙老师的影响,从上初中时起,就着手收集碑帖和古钱币,后来逐渐扩大范围,瓦当、铜镜、玺印、写经、古墨、书法、绘画、瓷器……真是涉猎广泛。就在他全身心投入收藏,并且陶醉于那种难以名状的欢乐中的时候,那场意想不到的“浩劫”突然降临了。杨鲁安先生多年收藏的那么多的名瓷、书画、古墨、碑帖,在顷刻之间不是粉身碎骨就是化为灰烬。他彼时的心情可想而知,大概能把一切表示悲愤的词汇都囊括进去。毫无疑问,他的心在滴血……记得鲁迅先生说过,只要石头在,火种就不会绝。痴心不改的杨先生在下放到农村去时,把劫后仅存的文物少量随身携带,其余的放进一只旧箱子,托付给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保管。在最困难的时候,他把贴身收藏的《元略墓志》拿出来,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临写。一遍又一遍,先是按原文写,然后按结构方式分类写,多少个酷暑寒夜就是这样度过的。后来,杨先生说,当时虽然不知道路在何方,但是这就是独特方式的期待。终于等到阴霾散尽,又回到了工作岗位,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,他首先开始的就是期待已经很久的文物收藏。他曾经多次说过“既痛惜往日之所失,更珍重今日之所存”。他收集文物真是到了不遗余力的地步,他的足迹遍布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北京的市场,乃至乡村。后来他的名气大了,一些贩子都知道呼和浩特有这么个收文物的老爷子,纷纷登门造访。有时送镜子的刚走,卖印章的又来了,那真是门庭若市,别一番热闹。贩子们到杨先生这儿,都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,一是货真,二是价实。因为谁都知道,一旦犯了规矩,就会被出示“红牌”,再也不能登这个门了。杨先生买文物很有心计,看上的故意不说,而对另一件看不上的却大加赞扬,故意抬高价格,最后趁着卖主高兴把看上的搭上。他说如果一开始你就盯住好东西不放,卖主就会狠抬价钱,那时你就得花肉价钱买豆腐了。有时他还故意给高价,比如在北京的海王村旧货摊看上了一枚古币。人家要六十,他愣给八十,在场的人都说他有病。其实不然,下回他再去,那个卖主把专门留给他的东西都拿出来,他就拣了不少便宜。大家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,如果碰上杨先生,这句话马上就不灵了。杨先生收藏文物,除了执著,那就是见识了。杨先生在多年的收藏生涯中,练就了一对火眼金睛,并且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。比如他对字画的收藏主张“精而勿滥”,因为宋、元以前的作品传世已很少,应该以明、清和近代的为主。但是这些作品中假的很多,有的造假手段非常高明,一不留神就会上当。他一再说首先要从纸、墨、印上进行鉴别,比如明代人爱用粗绢板绫;清代乾嘉年间的书法家喜欢蜡笺纸或描金纸,晚清的书法家多用生宣。对于墨,清代人爱用“再和墨”,就是把明代的残墨粉碎重新制作。明清两代的书法家对与钤印都很讲究,从不苟苟,而且各有特点。把这些“密码”记住了,以便鉴定时“对号入座”。如果只是一味地贪多,不注意这些细节肯定会交出高额“学费”的。在碑帖的鉴赏上,杨先生提倡 “察言观色”。他主张要熟读这方面的经典著述,还要熟悉中国历史。对于具体名碑一定要知道有几行,每行几个字,损坏到什么程度,损坏前后拓本的区别都要心中有数。比如《曹全碑》明朝万历年间出土,那时很完整,后来断了,拓本上就有了一道线,而且“乾”字也残了。于是人们就以“乾”字残否为准则,“乾”字未损就是早期拓本。可是有人取巧,用蜡把缺字补上,冒充早期拓本。岂不知后来“学”“周”诸字也残了,如果“乾”字尚在,而“学”“周”已经残缺了,定是鱼目混珠者无疑。如果不这样端详,那还了得?此外,杨先生对碑帖的纸、墨、拓工、裱工等方面都有识别的诀窍,除了师承,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。对于玺印的鉴定,杨先生主张吃透它的“精、气、神”。他说秦汉是印章的发展和成熟期,特别是秦印上承战国古玺风貌,下开汉印格局,以小篆入印,用“田字格”“日字格”装饰,但是灵气流溢,可谓独具风采,一派天趣。而且秦印铜质好,铸造精良,这是六朝以后无法相比的。只要见得多了,反复揣摩,就能看出它的精、气、神来,也就是全凭直观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上一条:崇尚民族 守护民俗 回归民间
下一条:湖南篆刻家联展长沙开幕式